close
![]()
一開始我必須這麼說,如果你是因為內容了無新意,已經不想看下去的話,
那麼這一次我要很嚴肅的請你,
請你把它看完,特別是對抗生素不瞭解的朋友。
介紹這本書的目的,主要是想介紹給外行人看的,
雖然它的名字看起來很專業,其實內容淺顯易懂,
即使有些專業名詞在其中,但都也在文末附上註解,
基本上都可以瞭解。
首先說說介紹這本書的目的,
一來是因為我目前的研究是微生物抗藥性及致病機轉,
探討細菌抗藥性基因的轉移。
另一方面則是,我實在不得不慎重的說,這是一個抗生素濫用的年代,
人類不斷和細菌爭地盤的同時,後續造成的後果,將是人類回到初始。
書的內容先談到抗生素發展史,至於1940年代成為美國感染症的唯一有效藥,
堪稱是扭轉感染症病人存活的"神",但抗生素發展至今,
在不斷開發新型抗生素,一次又一次的造就奇蹟的同時,
也促成了人類對它的濫用和依賴,也因此,基因結構很簡單的原核生物--細菌,
也逐漸演化出一套抗藥性機轉(其實是有很多套機轉,形形色色,令人不得不佩服),
使的抗生素漸漸失去光環。
我們試想一下,當小孩生病發燒時,醫院診所給的打針吃藥其實不就是抗生素嗎?
但開藥的同時,醫生知道病人是感染什麼細菌嗎?
那他又如何選擇抗生素種類?(因為細菌的種類決定抗生素的選擇),
或許有時根本就不是細菌感染,而是病毒,那麼,
我們所吃的抗生素不但無效,反而給了體內正常菌一個"練習"的機會,
一次又一次體內大環境的改變,我們體內本的正常菌叢,也在伺機而動,
看看哪一天我們免疫力降低時,這些和身體共存的正常菌,就可能會發展成致病菌。
令一種機轉則是,迫害正常菌的後果,是讓其他細菌取而代之,這當然包括會製造毒素的細菌。
在藥局,我們可以買到各種名目複雜,看起來很厲害的藥,有吃的,擦的,....等等。
說穿了,其實不過就是抗生素,換個名字或廠商,我們就不認得了。
但是,使用的潛在危機,我們卻不見得明白。
除了我之前講的壓抑體內原本的正常菌叢外,另一種結果,
就是藥物帶來的副作用。隨著服用抗生素不同,產生的機率也不同。
較常見的,就是反胃,噁心,嘔吐,拉肚子,常絞痛等。
這些為健康所附上的代價,可能我們還能忍受,但長期服用的話,
某些藥物會毒害體內重要器官。有些傷肝臟,腎臟,甚至有的會造成聽力受損。
好了,我不想再說了,如果你已經看到這裡的話,先謝謝你。
然後,再請你改變一下自己或家人對於抗生素等於萬靈丹的錯誤想法。
很多時候,雖然我們常說現今濫用抗生素所帶來的社會議題,
大部分是醫院醫生的濫用結果,但我仍然覺得,一般普羅大眾的錯誤觀念,
以及隨處可買的便利性,才是使得我們不得不付出健康代價的真正原因。
附註:
書名:抗生素的迷失The Antibiotic Paradox
作者:Stuart B.Levy
譯者:林丹卉,王惟芬
出版社:商周出版
內容為中文,328頁。高貴不貴,320台幣。
全站熱搜